小年夜的由来有什么传说吗?
灶王爷原为平民张生,娶妻之后终日花天酒地,败尽家业沦落到上街行乞。一天,他乞讨到了前妻郭丁香家,羞愧难当,一头钻到灶锅底下烧死了。玉帝知道后,认为张生能回心转意,还没坏到底,既然死在了锅底,就把他封为灶王,每年腊月二十三、二十四上天汇报,大年三十再回到灶底。老百姓觉得灶王一定要敬重,因为他要上天汇报。于是,民间就有了腊月二十三、二十四的祭灶“小年”,祈求来年平安和财运。
小年夜为什么又称小除夕?
由于大部分地方都有过小年的传统,人们往往也会将小年这一天的晚上,称之为“小年”夜。而在上海,上海人虽然腊月廿四也会祭灶除尘,但是,上海并没有过“小年”这个说法,而是更重视除夕前这一天,习惯也称之为“小年夜”。上海人念叨的“小年夜”,并非是指“小年”的晚上,而是和“大年夜”意思相对的“小”年夜,也并非是一个节日。小年夜这一天,上海人通常家置酒宴,合家团圆,意为吃“小年夜饭”。人们往来拜访叫“别岁”。这一天前后,老弄堂开始热闹起来——比如“噤噤咣咣”的大扫除,用不着的东西趁这个时候赶紧扔掉,大人吩咐小孩去倒垃圾的时候,不忘叮嘱一句,边倒垃圾边念一声“晦气出门”。因为年初一到初三是不能扫地的,到了初四方能扫。但要由门口朝屋内扫,扫完垃圾还不能倒掉,要自言自语“财气入门”。